急性肾衰竭是一种因肾脏生理功能急剧下降甚至丧失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这种疾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十分明显,主要包括氮质血症、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平衡失调。多数患者会出现少尿或无尿的症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等)引发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尿量可能并不会减少。
急性肾衰竭是儿科临床中常见的危重症肾脏疾病,其病死率极高,并且近年来发病率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对于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则是肾损伤和各种原因进行性恶化的结果,是各种慢性肾病的后期表现。肾脏的功能已经严重受损,表现为毒素潴留和代谢紊乱。
慢性肾衰竭的病情十分危重,其临床表现极为复杂。根据肾功能损伤的程度,慢性肾衰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肾储备功能下降,此时患者无明显症状。接着是肾功能不全的补偿期,如果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便会进入肾功能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此时患者会出现疲劳、食欲不振、贫血等症状。最终,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便会进入尿毒症阶段,出现尿毒症的各种症状。这一疾病的发展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的高度警惕和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