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医科大学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冯振卿教授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联手,展开了一项前沿研究。他们从人的淋巴细胞中成功克隆基因,并再造制备出针对H5N1禽流感的全人源中和抗体。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抗病毒研究》上发表。
在流感病毒的结构时,研究人员详细解释了H和N两种糖蛋白的变异特性。H代表血凝素,是病毒入侵人和动物细胞的“钥匙”。而研究发现,“钥匙”蛋白上存在几个稳定区域,为开发广谱抗体提供了希望。若能让抗体与这些区域结合,便能够封锁病毒的关键功能,阻止其发挥破坏力。
冯振卿教授指出,淋巴细胞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人们接种疫苗时,淋巴细胞能够识别并记住疫苗中病毒的特征,进而生产专门的抗体来对抗病毒。当病毒感染人体时,天然产生的抗体数量往往不足以应对病毒。研究人员需要借助基因工程等技术,人工合成更多的抗体来增强免疫力。
针对致病性极强的H5N1型病毒,冯振卿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从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建立了全人抗体库,并在其中筛选出了具有潜力的抗体。通过克隆淋巴细胞基因,研究人员成功获知了抗体的结构,并进一步复制和改造这些抗体。接着,他们合成各种动物来源的H5N1病毒株的HA蛋白,进行实战测试。最终,他们发现其中一个抗体能够广泛中和各种动物来源的病毒。
目前,该研究已完成实验室研究和动物实验阶段。冯振卿教授表示,利用基因工程等技术大规模生产这种全人源中和抗体,可制备成药物,用于封锁患者体内的病毒,预防和治疗人感染。这一突破性的研究为人类对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武器和思路。期待未来这一研究成果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为人类健康带来福祉。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XXX网站或关注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