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质量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冬季热销食品的抽检结果,涉及蔬菜制品等十类食品。结果中出现了令人颇为关注的“感官不合格”项目。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疑惑:难道现在就连食品也要“以貌取人”了吗?其中,风干萝卜干因“长得太丑”而上了不合格名单,引发了广泛的热议。
这份不合格食品名单中,除了风干萝卜干因“感官”不合格外,还包括姜汁糕等因“干燥失重”不合格,两款茶叶制品因稀土超标不合格,以及多批次湿米粉和饮料产品因微生物污染超标不合格等问题。这些不合格原因虽然看似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那么,“感官不合格”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感官”指标主要包括食物的色泽、气味、滋味和外观形态。实际上,感官鉴别是食品安全检测的重要一环。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往往会通过外观、气味和口感等方面来判断食品的新鲜程度和质量。风干萝卜干因“感官不合格”上黑榜,可能是因为其色泽、气味或口感存在问题,也可能是因为其外观形态不佳,视觉效果不好。
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是至关重要的。而消费者也有权利对食品的质量做出评判。在这个信息时代,消费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食品质量信息,包括官方公布的抽检结果。消费者可以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选择质量可靠的食品,保障自己的健康。
“感官不合格”并不是一件小事。相反,它提醒我们要重视食品的感官品质,因为它是判断食品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网友们不必过于吐槽,因为萝卜干并非无辜中枪。实际上,各种食物的质量都可以通过“感官”鉴别方法来判断。不要忽视食物的“美丑”,因为这是我们判断其是否合格的关键。消费者和企业都应该重视食品的质量安全,共同维护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