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湘军六千精锐战死,曾国藩大呼失我长城

在1858年的深秋,安徽庐州的三河镇外,六千湘军如铁壁般坚不可摧,与驻守镇内的太平军形成对峙之势。这是一次关乎荣耀与命运的较量,空气中弥漫着紧张与肃杀的气息。

此前,湘军统领李续宾因攻克九江而被任命为浙江布政使,如今他率部攻克桐城,正谋划进军舒城与三河,意图以奇兵夺取庐州。此刻的他,雄心勃勃,志在必得。

李续宾的决策精准,他抓住了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正和李秀成合力攻打清军扬州江北大营的战机。命运似乎在与他开一个残酷的玩笑。随着对形势的判断失误,李续宾的人生也走向了终结。

这位湖南娄底的猛将,初时师从罗泽南办团练,对抗太平军。他在湘军中的表现令人瞩目,多次立下赫赫战功,被誉为“挚勇巴图鲁”。他不仅在战场上勇猛善战,还以宋明理学之义教导士兵,让他们明白“心诚”与“计决”的重要性。

自他从微末中崛起,领兵镇压太平军的几年间,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先后克复四十余城,大小数百战,是名副其实的猛将。在九江之战后,李续宾的行为引发了一些争议。他杀降开湘军屠城先例的行为破坏了湘军以理学治兵的初衷。此后,太平军皆并力死战,难有降者。这也为他之后三河之役中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李续宾的军事才能和治军严格为人称道。他擅长使用弱兵与强兵的策略,“军中每言肯携带弱兵,肯临阵救人者”,他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然而在三河镇战役中,面对太平军的围攻和湘军的伤亡日重,他的固执己见导致了一场惨烈的失败。最终李续宾亲自率领数百人突围无果而力战身亡,享年四十岁。这场失利给湘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损失,“元气尽丧”。清廷为之震惊,“哀恸慎膺”,并追赠其巡抚衔、追封三等男爵。他被赞誉为“湘军之杰”。这场战役成为李续宾人生中的最后一战,但他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铭记。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