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鹿泉区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意外。一个温馨的家庭中,两岁男童航航在玩耍时遭遇氢气球意外燃烧。那天,航航的妈妈在路边购买了两个氢气球,孩子兴奋地拿着气球上车,然而不到五分钟,悲剧发生了。氢气球突然着火,导致航航的脸部和左手被不同程度烧伤。
航航妈妈回忆道,当时她并未注意到气球是如何着火的,只看到孩子被火焰烧伤,痛苦地哭闹。她立即将着火的气球扔出车外,但为时已晚,航航的脸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水疱,左手也呈现出明显的烧伤痕迹。一家人惊慌失措,立刻将航航送往医院。
经过医生的诊断,航航的面部及左手属于二度烧伤。幸运的是,经过十天的住院治疗,航航于3月5日康复出院。回想起这件事,航航的妈妈仍然心有余悸,她表示,以后绝不再购买氢气球了。
医生推测,氢气球自燃可能与车内的高温和静电有关。静电的产生与衣物和车内坐垫的材质有关,当空间相对密封、温度较高时,静电聚集到一定程度,便可能引发气球自燃甚至爆炸。氢气球一旦发生自燃,塑料熔化滴下,还会造成皮肤烫伤。
据医生介绍,过年期间因气球自燃而被烧伤的患者并不罕见。前几天,就有人从婚礼现场拿了一些气球放在车的后备厢里,结果到家后一开后备厢,气球就爆炸了;还有一位商家在广场上摆放的大型气球发生爆炸,也将一位看车师傅烧伤。这些案例都表明氢气球就像一个“定时”,安全隐患极大。
提醒广大家长要高度重视氢气球的安全问题。最好不要给孩子购买氢气球,更不要让孩子在火源或人群拥挤的地方玩耍氢气球。家长在陪伴孩子玩氢气球时,也应该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尤其是在吸烟的家长更应该注意,不要在孩子身边吸烟或源附近使用氢气球。,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让我们一起提高安全意识,共同保护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