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曝光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涉及河北等地的企业使用皮革下脚料为原料制作问题胶囊。这一事件不仅揭示了部分大企业对产品原料质量安全的忽视,以及质量检验程序的形同虚设,更重要的是,它揭露了一个非法明胶生产链的存在。
报道指出,这些企业生产的药品胶囊使用了工业明胶,包括修正药业、通化金马、蜀中制药等公司的产品都存在铬超标问题。其中,修正药业的羚羊感冒胶囊所用药用胶囊铬含量高达4.44mg/kg,通化金马清热通淋胶囊更是达到了87.57mg/kg。
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秘书长姚龙坤表示,大部分正规企业是遵循规范的,但仍有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选择从非法渠道购买明胶。他强调,正规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是从动物结缔组织中提取的胶原制成,而工业明胶则是从废旧皮革中提取的胶原部分水解出来的蛋白质。两者的价格差距巨大,食用明胶的价格是工业明胶的2倍以上,药用明胶更是高达3.5倍以上。这种巨大的价差让非法企业有了逐利的机会。
明胶行业存在的问题还包括企业数量多而不精,规模大而不强。国内有一百多家明胶生产企业,但大多数为中小型的传统生产经营企业,生产水平一般,装备、工艺、管理亟待改进。与国际大企业相比,国内明胶的品质控制和集中度都较低。
此次事件也暴露出药用明胶监管的漏洞。尽管2010版药典对医用明胶的规格标准有明确要求,包括冻力、铬含量、重金属和细菌总数等指标,但仍有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使用工业明胶。这种利益熏心的行为不仅危害消费者的健康,也扰乱了整个行业秩序。
自三聚氰胺和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粉事件之后,国家已经对明胶行业进行了整治,但近两年来,由于明胶原料价格不断攀升甚至短缺,部分产品的监管出现真空,导致经过铬鞣制的皮革生产的明胶重新流入市场。
国内最大的明胶生产企业青海明胶虽然具备较大的生产能力,但与其他企业相比,品质控制和行业集中度仍有待提高。与此国际上的明胶巨头如德国嘉利达集团、法国罗赛洛集团等已经占据了全球明胶市场的较大份额。
这次央视曝光的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保障产品原料质量安全至关重要。只有加强监管,提高违法成本,才能让那些无视消费者健康的企业付出应有的代价。消费者也应该提高警惕,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以保护自己的健康。微网消息:央视日前揭发了河北等地的不法企业使用皮革废料为原料生产问题胶囊的丑闻。这一事件令人触目惊心不仅暴露出部分大型企业忽视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形同虚设的质量检测程序也揭示了一个非法明胶生产链条的存在。这些企业不仅违反了道德底线也严重损害了公众的健康权益。央视的曝光让人们了解到这些药品胶囊中使用了工业明胶修正药业通化金马蜀中制药等公司的产品都存在铬含量超标的问题。修正药业的一款感冒胶囊所用药用胶囊的铬含量竟高达4.44mg/kg!工业明胶的流入让人们不禁质疑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与道德责任。对此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秘书长姚龙坤表示大部分正规企业还是遵守行业规定的但仍有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惜违反规定选择从非法渠道购买价格较低的明胶产品从而导致了非法明胶产业链的出现。食用明胶和药用明胶是从动物结缔组织中提取的胶原制成而工业明胶则是从废旧皮革中提取胶原部分水解出来的蛋白质两者的价格差距巨大使得一些企业为了追逐利润而铤而走险。此次事件还暴露出我国明胶行业存在的问题企业数量多而质量参差不齐规模大但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此外药用明胶监管也存在漏洞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工业明胶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国家已经对明胶行业进行了整治但由于原料价格不断攀升和监管真空等问题使得非法明胶重新流入市场。总的来说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必须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同时也提醒消费者要增强安全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在国际上一些大型的明胶生产企业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较大份额他们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总之保障产品原料质量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加强监管提高违法成本才能彻底杜绝这种非法行为的发生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微网报道近日央视披露了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涉及河北等地的企业使用皮革废料制作问题胶囊的情况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不仅暴露出了一些大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严重问题也揭示了整个行业在监管方面的漏洞和不规范之处。据了解这些企业所生产的药品胶囊中使用了工业明胶其成分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特别是修正药业和通化金马等公司的部分产品铬含量严重超标。中国日用化工协会的专家表示大部分正规企业在中国日用化工协会前秘书长王敬忠透露,食用级明胶是由新鲜的猪、牛等皮精制而成,这些新鲜皮原材料的价格每吨超过两千元。相对之下,工业明胶则采用废旧皮革作为原料,成本每吨仅200元。价格差异悬殊,使得一些企业选择使用工业明胶替代食用级明胶。
姚龙坤对此表达了关注,他表示大部分明胶企业都是遵循规则的。在每次的会议中,他们都会强调企业责任,告诫同行不可向食品企业和药厂出售工业明胶。姚龙坤强调,这次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食品厂和药厂为降低成本,未能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用级以上明胶。药厂在采购药用胶囊时,未能进行充分的检测,这才让工业明胶得以混入食品和药品生产环节。
姚龙坤进一步指出,当前不仅需要加强对明胶行业的监管,更要加强对食品和药品企业的监管。企业应当建立严格的产品出厂档案和记录制度,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必须严格监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王敬忠进一步阐述了工业明胶的特性。他表示,工业明胶是用经过处理的“蓝皮”生产,药厂的采购人员一进厂就能识别出来。对于购买的明胶性质,药厂方面是非常清楚的。有些药厂选择使用工业明胶可能是明知故犯,也有可能是被明胶厂家隐瞒了真实情况。如果药厂在每批产品入库前都进行严格检测,是完全可以发现工业明胶的踪迹的。特别是铬含量超标,更是工业明胶的明显特征。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保障食品安全和药品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从源头上加强监管,确保每一个生产环节都严格遵守规定,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