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报道称,中国整容整形行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也引发了一系列关于毁容问题的关注。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这十年间,因美容整形导致的毁容投诉数量惊人,达到了惊人的二十万起。对此,整形外科专家就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毁容”定义进行了解释和。
关于“毁容”的定义,并非单纯因为整形效果不满意就可以称之为“毁容”。据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整形外科主任江华介绍,所谓的“毁容”,应该是由于整形美容手术并发症、感染、皮肤坏死等原因导致不可逆的生物健康损害,即容貌被扭曲或正常解剖位置的变化。江主任进一步强调,对美的认识因人而异,很难有一个黄金标准来衡量。整形美容在某种程度上更类似于一门艺术而非简单的医疗技术。由于对美的认知差异和缺乏统一标准,术后效果不满意甚至引发医患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
实际上,一些所谓的“投诉”并非真正的毁容案例。部分人士希望通过整形改变自身形象以获取更好的生活体验或人际关系,但当整形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时,便将其归咎于医生的技术问题。对此,专家认为更多情况下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而非真正的医学意义上的毁容。对于美的认知差异是造成当前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正规医院每天都会遇到一些因整形手术需要返工的患者。例如,秦女士因接受奥美定注射隆胸手术而导致问题严重,最终不得不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这些案例提醒我们,即使是最有经验的专业医生也无法完全保证手术无任何意外或并发症的发生。这不应成为制约整容行业发展的理由。事实上,大多数接受过美容整形手术的人从中获得了更加自信的心理和更好的生活体验。
专家还指出,媒体在报道相关问题时应准确标注数据来源,公众也应理性看待相关报道和数据,避免盲目恐慌。就如美国FDA对硅胶乳房假体的长期观察研究结果所示,只有经过严谨的科学调查研究才能揭示真相。
“毁容”问题背后涉及到多种因素,包括医学技术、个体差异、心理认知等。公众在看待相关问题时需要保持理性态度,避免盲目跟风。媒体在报道时也应负起社会责任,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在美容领域,一些无法预料的意外情况时有发生。对于那些追求美丽的人来说,选择接受美容手术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决定。由于注射材料的神秘性和复杂性,一旦注射不当,取出将异常困难,同时可能引发感染,为后续治疗带来重重困难。
李小姐(化名)的经历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为了追求面部饱满,她选择了丰太阳穴项目。由于操作的美容师经验不足,注射材料误打至眼睛附近。尽管短期内效果似乎显著,但不久之后,李小姐的眼睛开始发炎,且注射材料难以取出。
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每天约有10位因整形美容不当而需要“返工”的病人前来求助。其中,很大一部分病人是在美容院接受了不正规的整形美容项目。这些“返工”的项目五花八门,包括双眼皮手术、隆鼻、隆胸等。
江华主任表示,虽然因美容手术导致真正毁容的情况较少,但不少病人对手术效果不满意。在真正的“毁容”案例中,注射隆胸相对较多。奥美定注射隆胸在正规大医院很少实施,因此大部分患者是在美容院和非正规整形美容机构进行的。
孙美庆医生建议,曾经接受过奥美定注射隆胸的求美者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取出注射物。时间越长,注射部位的组织变性越严重,手术难度越大,可能导致的毁容风险也越高。
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美容院中的整形美容人员并无资质,他们可能只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给求美者带来不小的健康隐患。在美容院接受不当或过度注射美容可能导致永久性皱纹,甚至烂鼻子、烂额头的毁容个例屡见不鲜。
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专家穆雄铮教授指出,一些求美者希望通过整形美容来改变命运,但当手术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时,便可能对手术表示不满。由于求美者本身的原因,如假体过敏、疤痕体质以及对整形美容效果的不满意等,也可能导致投诉或不满。
按照我国《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美容院无资格开展任何创伤性的整形美容手术。但一些美容院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仍然违规开展创伤性、侵入性医疗美容服务,如注射美白针、注射填充剂等,导致许多消费者美容失败,甚至终身残疾。
孙宝珊教授提醒广大爱美女性,选择整形美容时应谨慎,切勿盲目。对于注射美容,更应选择正规医院。个别求美者过高的期望和通过整形美容改变命运的幻想,可能导致失望和悲观心理。求美者在做出决定前,应充分了解整形美容的风险和效果,理性对待,避免盲目跟风或轻信不实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