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盖茨基金会探索大挑战 医疗健康创新辈出

最近,比尔·盖茨创立的盖茨基金会公布了其“大挑战”计划的一轮获奖名单。其中,一个来自中国广州的科研团队因其制作世界最薄避孕套的创意获得了认可,并成为本轮中国区唯一获奖的团队。

说到避孕套,人们首先可能会想到日本的冈本品牌,其003系列被认为已经达到了目前的极限。你知道冈本003其实并未达到宣传的0.03毫米厚度吗?实际测试的平均值显示,它的厚度约为0.038毫米。

就在今年年初,一家香港品牌宣称刷新了全球最薄避孕套纪录,平均厚度达到了0.036毫米,并申请了吉尼斯世界纪录。那么,避孕套是否还能更薄?能否突破0.03毫米的极限?在广州,有一个团队正在致力于这样的研究,并在上个月获得了盖茨基金会的资助。

这支团队由左联博士领导,她不仅是广东郎圣药业的首席科学家,也是这个挑战最薄避孕套项目的负责人。左联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年来避孕套的变革较小,大多数研究都局限于实验室,缺乏能够真正影响市场方向的创新。她希望接下来的一年里,能够尝试制造出厚度在0.025至0.03毫米之间的避孕套,并推动其产业化,让更多人能够买得起。

那么,怎样才能把避孕套做得更薄呢?这本质上是一个“厚度”与“强度”的矛盾。避孕套的核心是安全,因此在保证强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薄度是关键。左联表示,她们早在2010年就开始研究如何让避孕套更薄,旨在让避孕套在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意外怀孕和性病传播的风险。她们希望能生产出第三世界国家能够负担的中高端避孕套。

经过大规模的市场调研,左联发现市面上关于避孕套的改进研究报告并不多。很多人认为这项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无需过多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改进。左联认为这里仍有改进的空间。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最薄避孕套的厚度一般在0.04至0.045毫米之间(冈本能做到0.038毫米),价格相对较高。

左联表示,如果能将避孕套的厚度降低到0.03毫米以下,几乎可以消除使用时的异物感,这将彻底改变使用体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们将研发方向锁定在天然乳胶材料上。虽然使用化学合成的聚氨酯材料可以很容易实现超薄效果,但其弹性和贴合性能较差,安全性和舒适度难以保障。左联团队坚持选择天然乳胶作为基础材料进行研究。

她们的研究表明,天然胶乳由两类物理性能不同的纳米粒子构成。这两类粒子的数量比例以及在避孕套中的分布对产品性能有着重要作用。左联团队将深入研究这一领域,努力开发出更薄、更安全、更舒适的避孕套,为人们的性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愉悦。这一研究不仅具有实际意义,也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微观世界,创新避孕套科技:左联团队挑战最薄避孕套项目

在微观世界的粒子分离与再组合的优化分布中,我们寻找着让避孕套力学性能达到最优的新组份与成型工艺。这是一个独特的科研旅程,以天然乳胶为基础材料,朝着极致薄度的目标前行。目前,左联团队已经在实验室成功研发出了厚度仅为约30微米的超薄避孕套,但尚未实现量产。

他们的目标是将避孕套做得更薄,甚至达到0.03毫米以下,并将实验室产品转化为规模化生产。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左联团队充满信心。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避孕套的使用体验更好,让更多的人愿意使用它。

这个项目得到了盖茨基金会的资助,成为其大挑战计划中“发明下一代避孕套”议题的一部分。在国内,类似避孕套这样的产品并没有成型的科研体系,研究资金也往往难以对此类项目进行资助。左联团队的项目成功获得了资助,可以说是民营科研力量的一次重要突破。

为什么盖茨基金会如此关注“发明下一代避孕套”这个话题?这主要是因为避孕套是最有效的防止意外怀孕、防止艾滋病性病传播的工具之一。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使用避孕套。如何让更多的人愿意使用避孕套?这就需要科技创新来解决这个问题。盖茨基金会希望通过资助科研项目,推动避孕套的创新发展。

来自医疗领域资深人士的洞察告诉我们,当下市场上的众多穿戴设备收集的健康数据主要用于娱乐消遣,然而要作为医疗诊断的科学依据却远非如此简单。这位专家特别指出,除了运动量与睡眠这两个指标外,其他数据尚不足以被采纳为诊断参考。

在这个全民关注健康、医疗健康概念火热的大背景下,创业者们纷纷涌入穿戴设备领域,推出五花八门的手环等产品。这位业内人士认为,与其盲目跟风制造缺乏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如将精力投入到基础创新的领域。例如,微型传感器在血液、心电图等精确检测方面的技术突破值得期待。

在与投资人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机遇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方向。医药本身的创新如生物制药等已成为投资热点。目前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前沿研究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并且已经存在一些具有技术门槛的企业,不再是简单的资本投入就能轻松涉足的领域。

穿戴设备领域同样充满机遇,但并非停留在现有的手环产品上。而是聚焦于微型传感器技术,以及将健康数据整合至大数据分析的能力。单个硬件难以形成有影响力的平台和数据资源。在线医疗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如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等模式持续受到关注。

从盖茨基金会的角度,他们更关注基础且具备公益性质的医疗健康项目。比如近期的大挑战项目涵盖了一系列创新课题,旨在支持肠道功能紊乱干预措施的开发、鼓励健康行为、改善农业发展的反馈系统、整合人类与动物健康寻求解决方案以及研发新一代避孕产品等。值得一提的是,盖茨基金会曾资助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与PATH共同研发了世界领先的日本脑炎疫苗,该产品已成为中国首个通过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的疫苗,为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福音。基金会还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厕所创新创意大赛,支持新一代马桶的研发,以改善贫困地区的卫生环境和健康状况。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了基金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真正深入理解市场需求、投入技术研发、并关注基础公益项目的企业才能在这个时代的大潮中立足并取得长远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