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腹泻,是秋季常见疾病,背后的病因可谓是五花八门,有病毒性的、细菌性的等等。针对不同的病因,选择药物治疗的侧重点也就有所不同。
让我们深入了解几种常见的腹泻类型及相应的治疗方案。
一、常见的腹泻类型
夏季多发的腹泻大多是细菌性感染,而秋冬春季则更多是由病毒引起。通过观察粪便的性状,我们可以大致判断出腹泻的病因。比如,水样便多为病毒性腹泻,一般无脓血,次数较多;而细菌性腹泻则多表现为黏液脓血便。
二、腹泻的治疗策略
1. 饮食治疗:对于成人来说,运动饮料、苏打饼干等能够帮助补充丢失的水分、电解质和能量。而对于5岁以下的儿童,应避免饮用碳酸盐饮料或运动型饮料,而应选择含盐的淀粉类熟食。部分腹泻患者可能因乳糖酶暂时缺乏而不宜饮用牛奶,可改为酸奶。
2. 口服补液盐: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口服补液盐都被推荐用于预防脱水和治疗轻中度脱水。但应注意,应间断、少量、多次饮用,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摄入。
3. 益生菌:对于儿童,尤其是水样腹泻的患儿,推荐尽早补充益生菌。而对于成人,除非与抗生素相关的腹泻,否则并不推荐。
4. 蒙脱石散:在儿童急性水样腹泻的治疗中,蒙脱石能有效减少腹泻次数和时间。而对于成人,虽然某些国内指南推荐使用蒙脱石散,但国外指南对此持保留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当益生菌与蒙脱石散联用时,效果并不比单独使用益生菌更好。
5. 补锌:对于6个月至5岁的儿童,锌制剂能够缩短腹泻疗程并减少复发。对于6个月以下的儿童,补锌应谨慎,因为某些锌制剂可能刺激胃肠道。
6. 消旋卡多曲: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消旋卡多曲都能有效减少腹泻频率和病程。当它与口服补液盐联用时,效果可能更佳。
7. 抗菌药物:对于急性水样腹泻的患者,不应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即使怀疑为细菌性腹泻,也不应首先使用抗菌药物,因为大多数细菌性腹泻具有自限性。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中、重度旅行者腹泻、发热伴随黏液脓血便的急性腹泻,以及特定人群(如早产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败血症等)的腹泻,可以考虑使用抗菌药物。
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腹泻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腹泻的病因。在遵循上述建议的如有疑虑,还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