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动脉中的血压升高,就如同洪水冲刷脆弱的河岸,猛烈地冲击着动脉壁。这种压力甚至可能撕裂动脉壁的组织层,迫使血液流入周围的组织。这种情况被称为夹层动脉瘤,犹如动脉内部出现了一道暗礁。
谈到动脉损伤,我们不能不提及那些直接的暴力伤害,如刀割、枪伤或弹片撕裂等,它们直接破坏了动脉壁的完整性。间接的暴力伤害也不容忽视,比如爆炸带来的高压、高速力量的传递,可能间接导致动脉挫伤或管壁撕裂。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源性创伤引发的动脉瘤也愈发常见。比如人造血管移植后,或者经过动脉穿刺、插管检查等手术后,都可能因为动脉管壁的损伤而引发动脉瘤。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动脉瘤的检查诊断。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X线平片,我们可以观察到少数动脉瘤的蛋壳状钙化阴影。对于创伤性动脉瘤,甚至可以看到金属异物的阴影。而动脉造影则能更详细地揭示动脉瘤的位置和大小,帮助我们了解动脉受累的具体范围以及侧支循环的情况。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明确诊断,还能为手术方案提供宝贵的参考。
超声波检查和放射性核素检查也是常用的无损伤性检查方法。B型超声波检查可以测定动脉瘤的存在、大小和范围,成为术前和术后随诊检查的得力助手。而放射性核素检查,特别是用于腹主动脉瘤的检查,能够明确瘤体情况。
还有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自我检测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先将患肢抬高,用弹性绷带自远端向上缠裹至动脉瘤下方,以驱出肢体内血液。然后在动脉瘤上方用手指压紧动脉,等待患肢皮肤在解除绷带后的2-3分钟内是否发红。如果发红,说明侧支循环已充分建立;如果不发红,则表明侧支循环建立不充分。对于颈动脉瘤患者,压迫颈动脉30分钟以上不出现缺血症状也表明脑部已有充分的侧支循环形成。
通过这些检查方法和自我检测手段,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动脉瘤的情况,为接下来的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