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一米高女大学生成网络主持人帮扶自闭症儿童

在工作的前夕,海璐璐(右三)正与同事们紧张地校稿。这位坚韧不拔的女孩,在求职的道路上历经坎坷,但她从未放弃,始终坚信自己的努力会换来美好的明天。

求职过程中,尽管她努力争取,但依旧会遭遇冷眼和拒绝。她的故事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广大公众的关注和关心。如今,海璐璐终于在一所帮扶自闭症儿童的机构找到了工作,成为了一名网络主持人。她乐观地表示:“我始终相信,坚持不懈的努力是我最大的资源。也许别人会对你冷漠,但你只需微笑面对,第十一次微笑总会带来希望。”

本报的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在《健康时报》的联系和相关机构的帮助下,海璐璐接受了医学检查。数十家企业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为她提供了就业机会。

如今,海璐璐的工作已经尘埃落定,她在一所帮扶机构担任网络主持人。坐在演播室里,她深吸一口气,准备开始自己的工作。“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星界周报》。我们关注自闭症儿童,关爱这些星星的孩子……”海璐璐终于实现了她的梦想,成为了一名网络播报主持人。

本报的连续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6月10日、12日的《“一米大学生”海璐璐求职记》和《十余家企业有意录用海璐璐》等报道,详细记录了海璐璐的求职经历,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在众多公司的橄榄枝中,海璐璐选择了河南郑州康达能力训练中心的主持人岗位。更令人欣喜的是,她的“袖珍”男友也在该中心找到了一份教师的工作。

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是河南省最大的一所针对各类特殊儿童的综合性康复教育和能力训练基地。这里共有16位袖珍人和3位残疾人老师参与教学工作。当海璐璐得知这里需要播报主持人时,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她觉得这里有一种“同类”的温暖和归属感。

6月12日,校长张桂娥亲自带着老师驱车从郑州来到洛阳师范学院,邀请海璐璐参观学校。在参观过程中,张桂娥向海璐璐发出邀请:“我们学校承办的中国孤独症网有个《星界周报》栏目需要播报主持人,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强,普通话说得很好,正适合做这个工作。你还可以负责管理我们新开的‘中国袖珍人融合教育网’,一同帮扶自闭症儿童。”听到这些,海璐璐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

更让海璐璐感动的是,学校还为她提供了男朋友的工作机会,并提供住宿。“这里有我的‘同类’,如果我们能一起致力于残疾人康复工作,照顾自闭症儿童,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海璐璐对男朋友说。听到这番话,男朋友答应了她的请求。

海璐璐的成长之旅,故事中的坚韧与希望

在深入了解海璐璐的身体发育状况后,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卫海燕给出了一个令人遗憾的判断——她的身高基本不会再增加了。人体雌激素的分泌会加速骨骺的闭合,一旦骨骺线闭合,就意味着生长的停止。对于像海璐璐这样的矮小症患者,生长激素注射治疗虽然是一种可能的方法,但最佳治疗年龄是4到10岁,一旦错过,医生也束手无策。

尽管面对这样的现实,海璐璐并没有放弃。卫海燕主任“破例”为她进行了骨龄检测,结果却让人心痛——骨骺已经闭合,身高永远定格在了1.06米。海璐璐并没有因此沮丧,她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甚至在医院的门口留下了自己的笑容。

面对生活的挑战,海璐璐选择了积极面对。她坚信,即使身高无法增长,她依然可以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功。于是,她和家人一同来到了郑州市康达能力训练中心报到,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这里,她遇到了许多像她一样的袖珍老师,他们互相帮助,共同创造幸福的生活。

海璐璐在训练中心的工作是她最喜欢的工作之一。她非常珍惜这个机会,每次都全力以赴地播报每一条信息。自从报道了她的故事后,许多好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帮助她找到了这份工作。她知道,这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所以她更加努力地工作,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就在同一天下午,海璐璐的男朋友也开始了他新的工作。在袖珍人融合教育教室里,他和同事们一起帮助自闭症儿童进行触觉按摩训练。海璐璐坚信,只要努力,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当海璐璐的母亲和舅舅来到训练中心看望她时,她笑着对他们说:“我是仙人掌,搁哪儿活哪儿。未来我不怕。”她的笑容充满了自信和勇气,仿佛在对全世界宣告:即使面对生活的挑战,我依然能够坚韧不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这是一个关于希望、勇气和坚韧的故事,海璐璐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勇敢面对困难,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下一篇:没有了

自闭症的症状

微信公众号